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首届活力校园创新峰会召开聚焦一线体育教育

2024-08-20 01:49:47   来源:光明网  阅读量:5023   

会场的一角,大屏幕正播放着一段感人至深的视频——金朝文老师,作为全国第一批盲校专业的体育教师,正耐心地指导着他的学生们进行体育训练。画面中,盲童们虽然看不见,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因运动而绽放的笑容,那是一种克服障碍、拥抱生活的自信与坚韧。

这一幕发生在首届2024活力校园创新峰会上。近日,峰会在重庆举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一线体育教育从业者、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著名体育教育专家钟秉枢、汪晓赞,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蕊与耐克大中华区公益部负责人许琳等出席本次峰会。

首届2024活力校园创新峰会现场播放金朝文老师的故事片

活力校园:从播种到收获

据悉,“活力校园”项目由耐克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等合作伙伴长期战略合作。

“活力校园”项目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历经十余载春秋。从最初的送教上门、教师培训、教材开发,到2017年推出并不断扩大影响力的“活力校园创新优秀案例”和此次峰会开启的“助力教研”和“活力校园大使计划”,该项目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发展。

2020年,盲校体育教师金朝文的创新教学实践入选“活力校园创新优秀案例”。此后的四年间,他积极在全国各地推广教学经验。在金老师的带动下,数百名特教老师和残联工作人员与“活力校园”结缘,并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创新的行列中。

盲校体育教师金朝文

耐克大中华区公益部负责人许琳在峰会上回顾了项目的成长历程:“活力校园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个平台,一个让体育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社区。”许琳表示,“活力校园”项目的核心在于“赋能”与“创新”。通过搭建交流平台,项目不仅激发了体育老师的创造力和活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她强调:“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更多孩子享受到运动的乐趣,让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耐克大中华区公益部负责人许琳

创新引领 共创未来

本次峰会围绕“运动释放女孩潜能”“运动促进心理健康”以及“跨学科体育课设计”三大课题展开深入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汪晓赞认为,这些课题切中了当前体育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为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她表示:“体育教育不应仅局限于身体层面的锻炼,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力校园’项目通过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让老师们有机会共同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汪晓赞接受光明网专访

在“运动释放女孩潜能”这一课题中,多位体育老师分享了如何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女孩的自信心和领导力。耐克长期关注的“撒开脚丫”项目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这个项目不仅帮助女孩们通过运动找到自我价值,还激发了她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汪晓赞表示:“女孩们在体育运动中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应忽视的重要部分。”

“运动促进心理健康”课题引发了广泛讨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分享了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形势,并强调运动在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心理韧性方面的独特作用。体育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是体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跨学科体育课设计”课题则展现了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新趋势。多位老师展示了他们的跨学科体育教学成果。有的老师将数学知识融入体育游戏中,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几何和计算;有的老师则将音乐与体育相结合,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感受运动的韵律。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运动释放女孩潜能”课题共创活动现场

展望未来 共谋发展

吴键认为,“活力校园”项目通过引入优质体育教学资源、搭建交流平台、激励一线体育老师创新等方式,有效提升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他表示:“希望‘活力校园’进一步把创新理念传播到教学,把优秀案例分享给教师,把更多的场地器材送到边疆,把更多的专业教练派到基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

此外,钟秉枢对“活力校园”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体育教育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观念的更新,活力的激发,榜样的引领,而“活力校园”项目激发了教师活力、创造平台展示教师创意、促进交流互动、培养体育教师领导力,契合国家需求。

据悉,截至2023年,“活力校园优秀案例”已经成功举办六届,累计收到全国各地超过一万份优秀案例,为体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持续积极的社会影响。截至2023年5月底,项目已惠及31个省市自治区11000所学校的13000名老师和550万学生。

未来,“活力校园”项目将持续沉淀和输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切实助力体育工作者教学实践,从而帮助更多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找到自我、发掘潜能,实现全面发展。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科技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