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融合互操作是泛在操作系统重要发展方向

2023-01-06 12:11: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0531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大规模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大势所趋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正处于形成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在操作系统产业峰会2022上表示,上述趋势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化的发展正在开启普适计算的新阶段。

从技术层面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进入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泛在计算时代面对未来人机物一体化的泛在计算新模式,新场景,软件定义一切,一切需要互联,一切可以编程,人机物自然交互将是其基本特征

当前,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选择数字化转型,网络重构,智能化提升,正在推动和引领各行各业的深度信息化新时代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挑战,需要新的社会和经济基础设施,包括新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传统有形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操作系统无疑将是新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操作系统技术和产业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融合互操作是新一代操作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梅宏认为,面向普适计算场景,融合和互操作是未来操作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计算新阶段人机融合无处不在,带来了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新蓝海,也呼唤新一代操作系统纵观操作系统的发展,其重大变化有一个20年周期规律也就是每隔20年,就会有一次跨越式的发展机遇,新一代的操作系统就会诞生从60年代的大型机计算时代,到80年代的个人计算时代,再到2000年的移动计算时代,分别出现了大型机操作系统,PC或桌面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或移动操作系统

2018年,我提出,伴随着普适计算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开发与之相呼应的新型操作系统我称之为‘无处不在的操作系统’梅宏指出,同时我们也看到,操作系统的发展一直走的是包容性发展的道路新的操作系统生态的出现不会取代旧的生态,但新旧生态会共存

总的来说,新生态与旧生态相比,在装机量和用户规模上呈现出1到2个数量级的扩张,同时通过联网实现了新旧生态的互通和融合基于这些判断,我将泛在操作系统定义为坚持泛在计算思想,面向泛在计算资源管理,支持泛在应用开发和运营,具有泛在感知,泛在互联,轻量计算,轻量认知,反馈控制和自然交互等新特性的新型操作系统其开发重点将是支持低功耗CPU的轻量级,实时,可靠的内核,凝聚‘感知,连接,知识,控制’的通用框架梅红说

从操作系统的网络发展来看,泛在操作系统也可以广义地用来指基于单机操作系统或节点操作系统,面向网络环境和场景的新型中间件层系统软件它遵循操作系统操作和管理功能的本质,支持灵活的资源虚拟化和异构桥接能力,支持新计算模式下的应用开发和运营支持从现有的形式来看,新一代的泛在计算模式和场景需要多样化的操作系统,针对不同的计算设备,不同的计算需求和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构建不同的操作系统

梅宏指出,就当前操作系统行业而言,服务器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面向通信和工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云管边缘由不同的操作系统构成一个又一个软烟囱,导致生态碎片化,难以实现统一管理,集成调度和有效协作新的数字时代需要新的统一基础设施,这需要各种操作系统的互操作性和集成

OpenEuler是泛在操作系统的创新实践。

在梅红看来,openEuler为解决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尝试OpenEuler定位为开源操作系统,通过全栈量化结构支持版本集成,灵活构建和服务自由组合,通过一套架构灵活支持多样化设备和全场景应用OpenEuler不仅全面支持服务器,云和边缘嵌入式场景,还努力实现这些场景的互操作实现了对现有主流技术架构的100%覆盖,支持Arm,x86,RISC—V,神威,龙芯,Power等六大主流处理器架构,通过软硬件协同支持多样性计算openEuler的这些优势和特性遵循了普适计算场景融合和互操作的基本理念,也是普适操作系统的一种实践梅红说

根据消息显示,目前openEuler社区已经实现了从企业主导到产业共建,按照共享,共建,共治的理念快速发展OpenEuler22.09是社区捐赠的第一个创新版本,有来自近100家公司和研究机构的1265名开发者参与了贡献版本全代码达到6.7亿行,社区软件包近3万个OpenEuler累计装机量超过300万,全球下载使用量超过百万,成功超越生态拐点,成为国内主流操作系统社区

我们深知,建立完整的基础软件生态系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操作系统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梅红表示,我们愿意携手合作,开放合作,尊重法律和市场,共同谱写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操作系统发展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科技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